logo

魚板/魚糕的差異及由來

冷冬最愛魚板湯!但你知道「魚板」跟「魚糕」的差異?魚板其實是日本關東煮?

Yeong
2 years ago

哈囉,大家好,我們是由韓國人告訴你每日最新韓國資訊的Creatrip


#韓國魚板#由來
#歷史發展#日本

最多人心心念念的韓國小吃,莫過於街邊總是冒著熱氣的魚板吧?


冷冷的天氣裡,美味的魚板以串為單位,浸泡在溫暖的高湯中,在秋冬路過時總會想品嚐一口。但大家知道魚板在韓文中有兩個意思,而這些差異是什麼?魚板的由來又是什麼嗎?一起看下去吧。


魚板湯包代購|點我

🤞🏻 Creatrip Youtube上線囉

點我追蹤我們的instagram
instagram.com/creatrip.tw

🎈點我看旅韓必備網卡/票券/一日遊折扣



魚板還是魚糕?


魚板是將魚肉攪碎,和入麵粉等拉開成形,並以竹籤串起,至於高湯中熬煮的經典韓國料理。而在韓文中,魚板有分為兩種韓文,分別是常見的오뎅(O-Deng)以及常被翻譯成魚糕的어묵(Eo-Muk)。


雖然在韓國,大家都認為不管是오뎅(O-Deng)還是어묵(Eo-Muk),就都是魚板,但這兩個名字的發展起源卻略有差異,形貌上也略有差異。


普遍來說,어묵(Eo-Muk)是韓文固有詞,是指將魚肉搗碎,加入其他東西一起捏造成團的「魚糕」,而오뎅(O-Deng)是從日文演化而來,是串成一根的扁長型,與其他蔬菜、雞蛋一起煮的「魚板」。



오뎅(O-Deng)一詞發音與日本「關東煮」類似,是相傳當初被稱為「田楽(でんがく/ Deng-Ga-Ku)」的日本料理,是將豆腐切成長條,抹上味噌後火烤入味,根據地方不同,也有烤蔬菜、腐竹等不同的作法。



這類串成長條型,被稱為「田楽」的料理,也與日本的農業民俗有關:


因為「田楽」的形狀與祈願豐收、農夫跳舞的樣子非常相似,符合漢字中「田」與「樂」的形象。雖然有點無厘頭,也加上有另一說為平安時代的女官,講話會在單字前加個「O」發音,成為「O-Deng(おでん / 關東煮)」最早的起源。




魚板的發展由來

剛剛說到오뎅(O-Deng)是由日文發展而來的單字,而其實魚板本身則在韓國(朝鮮時代)、日本(平安時代)、中國(秦朝)的紀錄中略窺一二。但要說到這類將魚肉攪碎,製作成固定形狀的料理手法,最早則可追溯至西元前三世紀的秦朝。



據說當時秦始皇非常喜歡吃魚,但魚刺處理相當麻煩,每次只要廚師做了魚料理,被秦始皇吃到刺,他就會下令處死廚師,使大家承受非常大的壓力。


相傳有位廚師因為壓力過大,用刀把魚剁爛,試圖消氣時,看到魚刺也被剁爛、幾乎找不到了,便用剁碎的魚肉滾成團子,做成湯,端到秦始皇的手上,獲得了相當滿意的評價。而這個料理方式傳到民間,便是魚丸的由來。


在韓國最早的歷史文獻中,朝鮮肅宗(1719年)於《進宴儀軌(진연의궤)》中提到,有個名為生鮮熟片(생선숙편)的料理,是以肉、醬油、澱粉、香油等混和製成,也可視為魚板的前身。



魚板在日文裡被稱為「蒲鉾(かまぼこ)」,最早出現在相關文獻的紀錄,則是千餘年前的平安時代(へいあんじだい)。蒲鉾是一種至今仍常見的海鮮加工食品,將去骨的魚肉調味,蒸至完全熟透,與熱湯、白米、麵條一起食用,也可視為魚板的前身。




為何韓國人愛吃魚板?


為什麼魚板、魚糕會變成流通全韓國的平民小吃呢?


有種說法是日本殖民時期,釜山、木浦、南海一代有很多日本人住在這,這裡許多工廠都是在製作日本人喜歡吃的魚丸。在韓國脫離日本獨立後,這類魚丸、魚糕類的產業也仍然持續著,這也是為何釜山一帶的代表性美食就是魚糕。



另外也有種說法是因為韓戰後的,韓國糧產不夠,大多數人只能以菜食裹腹,沒有足夠的蛋白質來源。相對便宜的魚肉剁碎後,和入麵粉中的魚糕可說是當時補充體力的飲食首選,也成為韓國人永遠難忘的美食。




以上是韓國魚板文化的起源,不知道有沒有幫大家補充到這些小知識呢?如果大家有想要聽的韓國美食歷史起源,也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。


各位親估們,我們下次見。


🤞🏻 Creatrip Youtube上線囉

點我追蹤我們的instagram
instagram.com/creatrip.tw

🎈點我看旅韓必備網卡/票券/一日遊折扣

近期熱門點擊

近期熱門點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