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

青瓦台的請願文化

為何韓國人愛青瓦台請願?真的有用?數十萬請願僅196件成功...韓國青瓦台文化

Yeong
4 years ago

哈囉,大家好,我們是由韓國人告訴你每日最新韓國資訊的Creatrip


#青瓦台請願
#韓國文化#青瓦台

大家應該都聽過「青瓦台請願」,這是仿效美國白宮的連署制度,需在一個月的時間內,獲得20萬名連署同意,政府就必須做出回應的一種直接請願的制度。


但大家知道嗎?青瓦台請願其實也是這幾年才有的東西,但這種請願真的有效嗎?為何青瓦台請願總被人詬病,但韓國人又非常積極地進行連署呢?一起來看看今天的韓國文化,更了解這個主宰韓國輿論、SNS的武器「青瓦台請願」。


🤞🏻 Creatrip Youtube上線囉

點我追蹤我們的instagram
instagram.com/creatrip.tw

🎈點我看旅韓必備網卡/票券/一日遊折扣



韓國青瓦台請願文化

1. 青瓦台的歷史

青瓦台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426年,朝鮮王朝建都後,將青瓦台一帶區域作為景福宮的後花園。而在日本殖民時期,也將當時的朝鮮總督官邸設立於此。而自大韓民國成立後,青瓦台一帶也變成了總統辦公室與官邸。


不過,當時青瓦台並不叫這個名字,而是稱為景武台(경무대),是直到大韓民國第四任總統上任後,才改名為「青瓦台(청와대)」。



但隨著韓戰發生,北韓入侵南韓,青瓦台發生火災建築幾乎燒毀。直到1990年起,盧泰愚前總統重新建造官邸與新館,才重建青瓦台今日樣貌;1993年金泳三前總統將日殖時期,朝鮮總督生活過的舊館拆除,青瓦台工程大致訂定。


青瓦台也成為韓國總統府、官邸的重要象徵,而為了避免北韓間諜竊知青瓦台的確切位置,在韓國常使用的地圖APP上,是找不到青瓦台的(但google map可以)。


即使透過步行前往,在青瓦台周邊區域也有非常多便衣刑警、警衛對青瓦台周邊人車流入進行管制。



對遊客來說,青瓦台也是個神祕地帶,而先前因為間諜事件,封鎖了50年的青瓦台前道路都是不對外開放的,是直到近兩年,青瓦台前區域才重新曝光。大家之後若要至青瓦台參觀,除了事先申請之外,也可以從景福宮三清洞一帶步行上山。




韓國青瓦台請願文化

2. 青瓦台事件

在韓戰停火後的1968年,青瓦台爆發了震驚全韓國的間諜入侵案。當年01月13日,31名北韓124部隊軍人偽裝成南韓軍人,越過38度停戰線,潛入首爾一帶並朝著青瓦台前進。


北韓124部隊軍人金新朝被捕

在經過淸雲洞時(今日景福宮西村一帶北方),因腳上穿著的膠鞋與南韓軍人不符,遭揭穿身分,124部隊人員立刻朝進行掃射攻擊,甚至丟擲手榴彈,波及當時一輛經過的公車與路上行人,韓國軍警立刻進入緊急警戒狀態,射殺5名、並活捉1名124部隊成員(金新朝),其餘25名軍人逃出。


至01月31日為止,韓國軍方成功搜索其餘24名北韓軍人並將之射殺,1名逃回北韓。整起青瓦台事件共造成68名南韓平民身亡,史稱「青瓦台事件(一二一事件)」。


金新朝確認其餘124部隊遺體

這起事件讓時任總統朴正熙有相當充分的理由進行獨裁統治,他以國家保安為由,鎮壓工會與韓國國內民主運動,同時指揮成立684部隊潛入北韓暗殺金日成。


該部隊成立後,兩韓局勢緩和,684部隊成為一顆燙手山芋,這些暗殺份子為了向政府抗議,殺害管理者後挾持公車前往首爾的路上,遇到大批軍警圍堵、攻堅。


雙方激烈交火,造成多人死傷。最終,684部隊引爆手榴彈,全車無人生還。




韓國青瓦台請願文化

3. 青瓦台請願是什麼?


韓國政治制度雖以民選代表進行立法,但平民心聲仍難以到達天聽。


朴槿惠總統下台後,繼任文在寅總統於上任百日的2017年08月,宣布將在青瓦台官網成立「青瓦台請願」,透過民間的串連,將社會重大案件、人民心聲以多人連署形式,越過民意代表,直接傳遞給總統。


任何議題、任何想法,只要透過請願,並超過20萬人連署大關,總統府就必須進行回答。


青瓦台成立的三年多以來,參與所有青瓦台請願的人數超過1.6億,數十萬件的請願中,僅有196件請願達到了20萬人連署的標準,而政府的回應件數為183件。會協同法律權威拍攝影片、上傳文字的形式,向大眾說明政府的處理辦法。


以當時震驚全韓的公寓大樓保全(管理員)自殺一事為例,不堪住戶暴虐行徑的大樓保全自殺後,引發該社區居民的串連,要求還給保全大叔一個公道,最終獲得了44.6萬名請願連署。


而青瓦台後來對此事做出回覆,表示將與地方政府共同建立、增訂條例等綜合對策,並承諾改進相關弱勢就業族群、勞工團體的相關法律,不再讓此等憾事發生。




韓國青瓦台請願文化

4. 青瓦台請願真的有用嗎?

青瓦台請願雖然是透過人民大量串連,以達到政府評估該事件的嚴重性、並做出回應的制度,但不可否認的,青瓦台請願也成為韓網發洩的目標之一。



先討論真正需要受到重視的案件,其實許多都是需要靠媒體一而再、再而三地渲染,達到廣泛認知後,這項請願才會受到重視,達到20萬人連署的門檻。


這代表韓國傳媒的力量在青瓦台請願上,扮演了一定程度的影響,但同時不可忽略的,是政治權力與媒體之間的關係,也是相當值得討論的一部分:究竟這個請願是人民期望政府插手?還是媒體希望政府插手呢?


雖然從青瓦台請願設立初期至今,許多案件不管最後是否抵達20萬人連署,但確實成功喚醒韓國人對於社會參與的意識。


日本殖民、韓國獨立、民主化等等,韓國人的社會參與在大韓民國建立初期,以及民主化運動的當代幾乎抵達巔峰,但在經濟高度發展後陷入與東亞諸國類似的囹圄:青年不關心政治與社會,只注重自己與眼前。



隨著財閥治國、青年世代沒有未來的危機感,以及世越號、閨蜜門、朴槿惠總統下台示威等事件風起雲湧,一度讓韓國人想起社會參與的熱血,最終在朴槿惠遭彈劾時達到最高峰,而文在寅總統設立的青瓦台請願,也是承接著這股氣勢,積極讓青年的社會參與,維持一定熱度。


例如南韓女星張紫妍自殺一事,即是透過媒體報導,以及青瓦台請願等途徑,達到政府出面延長調查時限,並成功喚醒社會大眾對演藝圈潛規則的關注。


N號房事件更是史無前例,超過200萬人請願要求嚴懲、公布犯罪者清單。



但實際上,張紫妍一案至今仍沒有個水落石出,許多人也開始懷疑,當初張紫妍事件的請願,成功獲得738,566個連署,政府到底在回答說「將致力徹查」做了什麼?


也不只這些,許多震撼南韓社會的大事件,或是逐漸被人遺忘的N號房、夜店下藥、權貴疑雲等等,即使抵達青瓦台請願的門檻,都是以雷聲大雨點小結案。


青瓦台請願的意義,似乎僅剩喚醒人們的社會參與,但實際上政府與司法機關的作為,仍是按照原有行政規劃的步調前進,並未產生太大效用。



而這個制度,也一再地被人詬病說是「氾濫的請願機制」,例如只要發生某些事情,即使是藝能界的雞毛蒜皮小事,只要不合韓國網友的心意,那種「請處死ㅇㅇ藝人」、「請停播ㅇㅇ節目」、「請治罪ㅇㅇ行為」等等,接二連三地出現,只是名詞一再套換。


雖然是言論自由的社會,這類請願也通常到達不了回應門檻,但總讓人懷疑起,青瓦台請願真的是政府為了人民好才進行的機制嗎?但青瓦台請願真的能夠改變什麼嗎?


連先前政治光譜被認為親中、順北、疏美、反日的文在寅總統,都曾在青瓦台請願中被質疑,並獲得百萬人以上的彈劾連署。




對一個民主制度成熟的國家來說,容許各類聲音的出現是必要的,但對大家來說,青瓦台請願似乎成為一種尷尬的存在。而大家是怎樣看待韓國的青瓦台請願這件事呢?大家覺得這真的有效嗎?抑或儘是鄉愿的宣洩管道呢?歡迎大家留下意見跟我們分享。


希望大家會喜歡今天的韓國文化,各位親估們,我們下次見。


🤞🏻 Creatrip Youtube上線囉

點我追蹤我們的instagram
instagram.com/creatrip.tw

🎈點我看旅韓必備網卡/票券/一日遊折扣

近期熱門點擊

近期熱門點擊